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及重点专科,下设普通病房、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普通门诊、专科门诊、肺结节门诊及呼吸内镜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诊疗室四大功能诊疗区。科室以“技术引领、精准诊疗”为核心,专注于肺癌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复杂呼吸内镜手术(三、四级)、危重症救治及康复,尤其在机械通气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重症肺炎、哮喘急性发作等)领域成效显著。
科室医生团队由1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及4名主治医师组成,配备43台呼吸机(含8台有创、5台无创及30台高流量湿化治疗仪)、RICU中心监控系统、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超声支气管镜、多导睡眠监测仪等先进设备,常规开展内科胸腔镜检查、气道介入手术、超声内镜引导下活检、肺泡灌洗诊疗及睡眠呼吸障碍综合评估。
诊疗范围
1.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1)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涵盖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2)气道阻塞性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主要表现为气道狭窄或阻塞,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
(3)间质性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炎等,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可引起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等。
(4)胸膜疾病:常见的有胸腔积液、气胸、胸膜炎等,可导致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2.呼吸危重症
(1)急性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需要紧急呼吸支持治疗。
(2)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因感染、气道痉挛等诱因,导致呼吸功能急剧恶化,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3)重症肺炎:病情严重,伴有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的肺炎,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4)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由多种肺内外因素引起的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3.其他相关疾病
(1)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可导致白天嗜睡、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2)肺栓塞: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呼吸肌无力或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如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累及呼吸肌,引起呼吸无力,导致呼吸困难。
科室近年获评“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2022年度先进集体”“2023年最美医疗团队”等荣誉,持续以优质技术和服务守护区域呼吸健康。
学科特色
目前科室已开展气管镜、超声支气管、内科胸腔镜、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经支气管镜粘膜活检(TBB)、经气管镜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EBUS -TBNA)、气道异物钳取术、气道支架介入治疗、床旁便携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外周病灶小超声引导下经气管镜肺活检等技术,技术水平较高,在继续优化上述技术情况下,进一步开展四级手术如内镜下电凝、消融、硬质支气管技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等。科室不断输送医生外出进修学习,更好的掌握动静静脉穿刺、picco、CRRT等技术,更好的开展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科室设备
我科目前有 43 台呼吸机: 8 台有创呼吸机、5 台无创呼吸机, 30 台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机械通气治疗对急、慢性呼吸衰竭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外科手术后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效果显著,目前 43 台呼吸机使用率高,为呼吸衰竭急危重患者提供优质治疗。拥有先进新设备:RICU 中心监控台、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肺功能检测仪、一氧化氮呼气测定仪、纤维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扇形超声、径向超声)、可视喉镜、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睡眠检测仪(多导、初筛、压力滴定)。目前,科室已成功开展多项先进手术,包括内科胸腔镜检查和经支气管镜的气道介入手术。常规进行的检查和治疗包括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下的防污染采样刷检、肺泡灌洗诊疗、粘膜活检,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纵隔、肺门和肺内肿物的针吸活检。此外,我们还提供高流量湿化氧疗、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引流、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睡眠呼吸监测筛查试验、肺功能测定和呼气一氧化氮测定等综合医疗服务。